暑期社会实践 外院学子继续开展“打卡红色地标,赓续红色血脉”活动(二)
发布时间: 2022-08-14 浏览次数: 72

山河为碑,历史为证。为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牢记党的百年征程与历史,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鼓励青年学生向社会学习、向实践学习,在实践中接受教育,外国语学院按照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要求,组织开展“打卡红色地标,赓续红色血脉”活动,外院学子积极响应号召,用脚步丈量历史,用心探寻精神之美,汲取前行力量。

俄语19-4班 蔡雨洁同学参观独山子博物馆


在行走中回顾红色记忆,在学习中传承革命精神。俄语19-4班蔡雨洁同学响应学院号召,来到独山子红色基因的传承地——独山子博物馆,学习了解独山子自石油矿藏发现以来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城市崛起步伐。“老一辈石油人不畏艰难、艰苦奋斗,为独山子发展成为一座实力强劲、现代精致、绿色生态的石化城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与汗水,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‘石油人’精神”,蔡雨洁说。通过了解背后的故事,蔡雨洁更加坚定学习和传承共产党人无畏无私的精神,决心做勇于担当的青年奋斗者。


日语19-5班 张凯磊同学参观武安市烈士陵园


用双脚丈量历史,用双眼探寻文化,用双耳倾听故事,用真心感悟情怀。日语19-5班张凯磊同学的家乡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——一个有着光荣革命斗争史的革命老区。暑期返乡后,张凯磊前往武安市烈士陵园,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,聆听革命烈士英勇事迹,感受英烈碧血的余温。他表示:作为青年人要志存高远,脚踏实地,以先辈之风骨,筑己代之风茂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续奋斗。

英语20-1班 谢云舒同学参观王尽美故居

 “贫富阶级见疆场,尽善尽美唯解放。”1921年民族志士王瑞俊改名“王尽美”来彰显自己的理想抱负。怀着对一代志士王尽美的敬仰之情,英语20-1班谢云舒同学前往王尽美故居、纪念馆参观,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。通过参观学习,谢云舒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领导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艰辛与不易。这是一堂生动的党课,激励吾辈青年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。


乌尔都语21-6班 顾彩霞同学参观原子城纪念馆


探访两弹发源地,感受科学爱国情怀。乌尔都语21-6班顾彩霞同学来到“两弹”诞生的地方——原子城,回溯221基地那段激情燃烧的尘封岁月。她说:“无论是图片文字介绍、实物展示,还是实景模拟和场景复原,都让那段峥嵘岁月一一启封。翻阅历史,难忘那些可亲可敬的‘两弹一星’英雄,凝视历史照片,观看珍贵的视频资料,我的内心更加震撼。蘑菇云虽然早已散去,但这段厚重的历史我们更应该铭记于心。”


翻译20-7班 麻朋英同学参观

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碑


感受长征精神,重走长征路。翻译20-7班麻朋英同学结合暑假社会实践,专程前往家乡红色教育基地——红一方面军长征强渡渭河旧址,瞻仰纪念碑,感受伟大长征精神。“站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,红军长征精神直击人心。通过参观,我感动于党中央‘落脚陕北’的战略睿智,感动于红军战士‘顽强拼搏,不怕流血牺牲’的长征精神,感动于‘不畏艰难,战之必胜’的豪情壮志。这些都激励着我,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困难都要克服困难、迎难而上,去战胜、去挑战、去超越。”
念先辈辉煌,百年征程筚路蓝缕;望后世荣光,勇往直前披荆斩棘。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,外院学子通过打卡“红色地标”,参观红色景点、聆听红色传奇,翻阅红色篇章,在感悟革命精神的同时,重温激情岁月,汲取精神力量与财富。重温往昔,是为了更好的前行,“红色地标”的璀璨光芒激励着外院学子发扬光荣革命传统,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传承好红色基因,赓续好红色血脉,担负好专业使命,用外语讲好、传播好中国故事、红色故事。



本站由新疆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中心建设
Copyright ©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新ICP备10003677号